標題: 《后赤壁賦》:蘇軾筆下的奇境與感悟
圖片描述與全文內容:
《后赤壁賦》全文:
是歲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將歸于臨皋(gāo)。二客從予,過黃泥之坂。霜露既降,木葉盡脫。人影在地,仰見明月。顧而樂之,行歌相答(dá)。
已而嘆曰:“有客無酒,有酒無肴,月白風清,如此良夜何?”客曰:“今者薄暮,舉網得魚,巨口細鱗,狀如松江之鱸。顧安所得酒乎?”歸而謀諸婦。婦曰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時之需。”
于是攜酒與魚,復游于赤壁之下。江流有聲,斷岸千尺,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曾日月之幾何,而江山不可復識矣!予乃攝衣而上,履巉(chán)巖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龍,攀棲鶻(hú )之危巢,俯馮夷之幽宮。蓋二客不能從焉。劃然長嘯,草木震動,山鳴谷應,風起水涌。予亦悄然而悲,肅然而恐,凜乎其不可留也。反而登舟,放乎中流,聽其所止而休焉。
時夜將半,四顧寂寥。適有孤鶴,橫江東來。翅如車輪,玄裳(cháng)縞(gǎo)衣,戛(jiá)然長鳴,掠予舟而西也。須臾客去,予亦就睡。
夢一道士,羽衣蹁(pián)躚(xiān),過臨皋之下,揖予而言曰:“赤壁之游樂乎?”問其姓名,俯而不答。“嗚呼!噫嘻!我知之矣。疇(chóu)昔之夜,飛鳴而過我者,非子也耶?”道士顧笑,予亦驚寤(wù)。開戶視之,不見其處。
清 吳楚材 吳調侯《古文觀止》評:
前篇寫實情實景,從樂字領出歌來。此篇作幻境幻想,從樂字領出嘆來,一路奇情逸致,相逼而出。與前賦同一機軸,而無一筆相似。讀此兩賦,勝讀《南華》一部。
結尾說明: 蘇軾的《后赤壁賦》以其獨特的文學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,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篇佳作。通過對虛幻與現實、夢境與現實的巧妙融合,蘇軾展現了他對自然美景的熱愛,對人生無常的感慨,以及對超然物外、尋求心靈自由的向往。此賦不僅令人陶醉于其中的奇境,更引人深思,成為千古傳頌的經典之作。
轉載請注明來自撫順市中旅舊機動車交易市場,本文標題:《古文觀止193:蘇軾?后赤壁賦 》